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,加大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基金活动宣传力度,进一步压缩非法活动空间,中文传媒积极响应中国证监会和江西证监局部署安排,于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间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基金宣传月活动,本次活动主题为“警惕‘股市黑嘴’,远离非法荐股”。
近年来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各种金融创新的旗号招摇撞骗,通过互联网平台骗钱圈钱,犯罪手段不断翻新,隐蔽性和迷惑性不断增强,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个人财产安全。今天为大家介绍身边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及防范方式,助大家防患于未然。
一、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动
非法金融活动,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,未经批准或超出许可范围,从事金融业务或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行动。非法金融活动破坏金融秩序,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。
二、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哪些形式
1.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;
2.未经依法批准,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;
3.非法发放贷款、办理结算、票据贴现、资金拆借、信托投资、金融租赁、融资担保、外汇买卖;
4.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活动。
三、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类型
1.保本高收益类诈骗
“我有一个投资理财平台,专家授课、高额收益、稳赚不赔。”
2.非法集资类诈骗
“现在银行理财太低了,我这里有固定收益的内部理财产品,每月高分红,跟着我买就能赚到钱。”
3.套路贷类诈骗
“如果你急着用钱,我这有无担保、年利息非常低、线上申请的贷款,通过APP输入身份证就可以。”
4.区块链类诈骗
“您好,我们是全球区块链研发中心,最近推出‘科技币’,低风险、高收益,只涨不跌,很多人都赚了,买到即赚到。”
5.电信网络类诈骗
“我是公安局的,您在某银行前期有未结清贷款,您必须马上汇款到XX卡,或者提供银行验证码,否则我们将冻结您银行所有账户。”
四、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三大招
第一招 警惕“五点”
1.自称保本高收益的;
2.让你在APP上输入身份证及亲人通讯电话的;
3.贷款要先扣除本息的;
4.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;
5.让你炒“币”的。
第二招 做到“三个一律”
1.接到陌生电话,只要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;
2.谈到集资高利息的,一律挂掉;
3.陌生人发来的微信、短信链接,一律不点。
第三招 牢记“三个切莫”
1.切莫贪图小恩小惠,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;
2.切莫相信一夜暴富,投资要走正规渠道;
3.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,遇事多与家人商量,远离非法金融活动。
(图文来源:双流政法)
免责声明:图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资料,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,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。我们已力求内容客观、公正,但文中的观点、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,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。